imtoken钱包官网 一颗“消炎药”,差点要了她的命!一感冒就吃这种药,是在喂养“超级细菌”
近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承办的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圆满落幕。
上观新闻“哎哟不怕”栏目将陆续选登此次大赛的获奖作品。
视觉中国图
抗生素vs超级细菌:一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无声战争
52岁的王阿姨(化名)因高烧不退被送进医院,医生发现她感染的细菌竟能在体内“进化升级”,对最强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原本普通的肺炎,因为细菌携带了KPC-2基因,让几乎所有常用抗生素失效。
医生尝试了多种方案,细菌却像“变形金刚”一样,在治疗过程中突变出更强大的KPC-76基因。
最终,医院不得不动用“最后防线”抗生素——替加环素联合美罗培南,才勉强控制住感染。这场持续33天的生死拉锯战,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
王阿姨只是全球抗生素耐药危机下的一个缩影。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全球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报告称,未来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人类在面对细菌感染时将会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柳叶刀》杂志在对抗生素耐药性全球影响的综合分析中指出,2019年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直接导致127万人死亡,间接导致495万人死亡。专家预测,若滥用持续,2050年之后,超级细菌每年将夺走1000万人的生命,这一数字甚至会超过癌症。
细菌竟然会互相“抄作业”
抗生素不是“消炎万能药”。很多人一感冒就吃头孢,一喉咙痛就服用阿莫西林,甚至把抗生素当保健药来预防感染。
事实上,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而90%的感冒、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等于“吃了个寂寞”。
而滥用抗生素就像给细菌“上培训课”,活下来的细菌会记住药物的特性,进化成“超级细菌”。
相关数据显示,如今耐药菌肺炎的治疗成本是上世纪50年代的数百倍,疗程从几天延长到数周。
细菌的“智商”远超想象。它们会通过以下3种方式对抗人类:
一,基因突变。随机变异产生抗药性,如结核杆菌对利福平耐药。
二,水平基因转移。细菌之间会互相“抄作业”,共享耐药基因,比如大肠杆菌会把耐药性传给肺炎克雷伯菌。
三,生物膜保护。细菌会抱团形成“防护罩”,imtoken钱包网页让抗生素无法渗透,常见于慢性伤口感染。
如果把抗生素比作钥匙,那细菌的耐药基因就好比在不断换锁。当你滥用抗生素时,等于在帮细菌测试哪把锁最结实。
滥用抗生素的4大“隐形炸弹”
炸弹一:肠道“核爆”——益生菌团灭。
抗生素不会区分“敌我”,进入人体后,体内的有害菌可能没杀干净,而有益菌则会全军覆没,导致腹泻、真菌感染、免疫力下降。
《自然》期刊指出,使用抗生素1周后,肠道菌群至少需要1个月才能恢复。
炸弹二:过敏与毒性——沉默的杀手。
青霉素过敏轻则会导致皮疹,重则会休克。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肾毒性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长期滥用可能引发肾衰竭。
炸弹三:钱包“大出血”。
耐药感染后使用碳青霉烯类加替加环素,疗程30天,费用可能会超5万元。一场肺炎,“掏空半年工资”,不是危言耸听。
炸弹四:未来可能“无药可医”。
如果全球耐药的情况继续恶化,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化疗患者因免疫力低下,一次感染就能致命。普通外伤患者的小伤口也可能引发败血症。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黄金法则”
学会说“三不”:
不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不把抗生素当“家庭常备药”。
不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吃剩的抗生素,你的“好心”可能会害人。
用药如用兵——足量足疗程。
错误做法:症状一消失就停药,残存的细菌会“复活”并进化。
正确做法:即使感觉好了,也要吃完医生开的全部剂量。
预防是终极武器。
个人防护:勤洗手,在人群密集处戴口罩,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家庭防护:生、熟食分开处理,定期更换牙刷、毛巾。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不要一生病就输液。“输液好得快”可能是致命误区。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的“核武器”,但它的威力正在我们手中消失。每一次合理用药,都是在为子孙后代存下“救命弹药”。让身边更多的人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危险。检查家庭药箱,及时清理过期或剩余的抗生素。吃抗生素时不妨自问一下,“我真的需要抗生素吗?”
当我们轻易吞下一粒抗生素时,其实是在为细菌按下“加速进化键”。这场“战争”没有旁观者,因为下一次感染,可能就发生在你我身上。
(本文获得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优秀科普文章奖”。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imtoken钱包官网